名校长工作室的“宁波范式”实践案例

时间:2022-04-29浏览次数:1769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否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近年来,多地都投入大量精力选拔名校长,进行专项拨款,建立校长培训机制。早在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就开始实行名校长导学制,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为名校长工作室的进一步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16年的不断实践,宁波市名校长工作室开发出蹲点学习、全程研学、疑难会诊等培养方式,并搭建起广泛的资源共享平台。名校长工作室已经成为宁波教育的“金名片”,在培养优秀学校管理者的同时,发挥着带动成员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提升,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的作用。

2011年,我成为宁波市名校长工作室的一名导师,并接收了我的第一批徒弟,进行为期两年的结对指导;2013年我被聘为宁波市骨干校长班的实践导师,与教育学院干训处副处长袁玲俊共同指导8名校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15年,宁波市名校长工作室采取首席导师制,既继承了原来师徒结对和理论、实践双导师制的经验,又创造性地把几组师徒组合在一起,“异质互补、同质共振”,我作为1-3期首席导师参与了工作室活动全过程。

每次工作室活动,我都会以当前学校管理的热点问题为专题,要求各位学员提前一天准备5分钟的发言。比如2021年的第四期论坛主题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做到减负提质”;第五期活动论坛主题“‘双减’背景下,联系校长工作实际,谈谈新时期校长工作的新常态”……论坛由学员现场随机抓阄发言,导师即兴点评,全体学员将自己的观点、感悟整理成文,进行集体交流,由导师进行书面点评和指导,并装订成册分发给每位成员。

在前两期活动中,已有两所学校的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名学员被评为宁波市名校长,名校长工作室已经成为引领学校发展和校长专业成长的“孵化器”。

由于我所在的学校以“艺术”特色著称,第三期工作室所在学校以艺术为特色的校长也大多聚集在我们工作室。因为办学特色方向一致,大家的兴趣点也比较接近,成功路径就有更多可供“移植”、借鉴之处。作为导师,必须摒弃“一家独好”的狭隘思想,既要让更多的学校借鉴自己成功的办学经验,又要帮助他们结合各自学校实际“独树一帜”,推动更多学校特色发展,和而不同。

总结自己的教育思想、经验,为其他校长提供借鉴,带动更多学校办好学、育好人,这是一个名校长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校长不应该把自己的管理思想、经验视作“专利”,而要不遗余力地将其“播撒”出去。回顾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正是在一位位领导、前辈校长的帮助和提携下才走到今天。如今,我们也理应接过“接力棒”,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样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帮助更多的校长成为教育管理上的行家里手,让更多的学校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我们的工作室也将“成长他人、成就自己”作为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

宁波市名校长工作室既是引领校长实现优势互补、同伴互助,提升校长学习力的学习共同体;又是引领校长走向卓越,成就自我,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发展共同体;更是校长让自己成为“发光体”,辐射周边及省内外学校,提升社会价值的命运共同体。

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始终将“小学校,大雅堂”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布置创新型作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这一办学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次课堂和每一份作业之中,符合“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依托作业家绿色智慧学习系统的数据分析,将目光聚焦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捕捉,形成了“三三制”的特色教学模式,推动着“一生一策、精准教学”深入发展。

 

(作者陈伟忠系宁波市第三期名校长工作室小学二组首席导师、华东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

本文节选自《教育家》杂志20224月第2

策划 | 侯京华


上一篇:全市首开校长交流会,新碶中学校长分享智慧教育如何助新校站稳脚跟  [2022-08-03]
下一篇:恭喜秘书长单位思骏科技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核心期刊审核发表  [2022-04-14]